回到主页

从后悔到行动:今天你能做些什么?

刷手机时,你一定见过那句“无怨无悔”的标语。它被当作人生顶配,好像只要做到,就能一路绿灯。

可如果这句口号才是最大的误导呢?

遗憾并不全是坏事。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真正在意什么,也提醒我们下次可以怎样做得更好。一味地逃避遗憾,反而把成长的机会关在门外。接下来,我想聊聊如何把后悔变成垫脚石,让它帮助我们搭出更踏实、更贴近内心的生活。

你最后悔什么?

一项调查总结了四个主要的后悔主题,包括:

基础性后悔:没有在当下照顾好一些事情,比如健康和财务,缺乏责任心。

勇气后悔:没有承担风险,错过了机会。

关系后悔:放弃了维持关系的机会,与某人失去联系。

道德后悔:违背我们的价值观行事,比如待人不善、撒谎和不诚实行为。

在这些不同的后悔类型中,勇气后悔是最常见的。

勇气后悔:不行动的影响

勇气后悔,指的是因为“什么也没做”而留下的遗憾——该说的话没说,该迈的步子没迈,只因那一刻被恐惧或不确定按住了。后来让人反复回想、隐隐作痛的,正是那些没说出口的字句、没敢承担的风险。

我自己就常想起那些在关键时刻缩回去的瞬间:怕别人怎么看,结果把话吞回肚子。身边也有不少人,想学吉他、想报名马拉松,却担心第一次就拉垮,干脆算了。多年以后,他们最懊恼的往往不是失败,而是当初太保守。

为什么不行动的后悔更难摆脱

研究支持这个观点:"不行动的后悔比行动的后悔持续更久"。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我们后悔没有行动时,情感残留会持续存在,给我们留下持续的疑虑,比如"如果我当时承担了那个风险会怎样?"这些"假如"比我们对已采取行动的后悔更难摆脱,即使这些行动没有带来理想的结果。

沉溺于后悔的危险

然而,我们需要小心不要让这些后悔持续存在。当我们让它们得不到处理时,它们会在我们的头脑中恶化,导致负面后果,比如:

  • 抑郁
  • 焦虑
  • 自我怀疑
  • 优柔寡断
  • 逃避机会

超越后悔:实用解决方案

好消息是,有实用的方法来处理这些负面情绪,防止后悔阻碍我们。我们不必陷入不行动和怀疑的循环中。

自我同情与后悔:治愈的关键

防范后悔负面影响的一种方法是接受有后悔是正常的。不因犯错误而评判自己是自我同情的关键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那些更有自我同情心的人更可能将后悔用作成长的机会。

你并不是唯一后悔的人。原谅自己做过或没做过的事情。你不再需要为过去的错误而自责。

后悔作为情感路标:后悔告诉我们关于自己的什么

后悔充当着指向我们价值观和欲望的情感路标。我们感到后悔是因为我们没有做想做的事情(不行动)或因为我们做了认为错误的事情。如果我们根本不在乎,在事情发生很久之后我们可能不会有太多感觉。因此,它确实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事实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我们还有事情要做。

后悔作为指南:如何从过去中学习

想想你后悔的事情。反思这些问题:

反思过去:你希望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同?

变得好奇:你为什么后悔这个行动或不行动?

开始用现在时态思考:你今天能做得有什么不同?

展望未来:想象你已经采取了这些新步骤,你会感觉如何?你希望感觉如何?

将后悔转化为积极改变的动力

采取行动。希望反思问题的答案能为你提供关于你重视什么以及对生活渴望什么的清晰认识。让这些信息激励你做出更好的决定。你之前没有做什么?基于你现在所知道的,这次可以采取什么不同的方法?

不要让后悔产生更多的后悔

小心不要沉溺于后悔的负面方面并陷在过去中。

建设性地使用,后悔有力量推动你更接近与你想要的位置和想要成为的人保持一致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