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有条件的自我价值与无条件的自我价值

刚来到世上时,我们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似乎自带“完美”二字。可惜,这层无瑕的保质期短得可怜。父母、老师等权威人物有时会用羞辱、指责、嘲笑回应我们的言行。由于我们的安全依赖于他们对我们的接纳,我们通常会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的期望,为了不被抛弃,我们只能拼命迎合他们的标准。于是,自我价值的第一块土壤,便由他们随手播下的种子长成。

西西弗斯综合征

成年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摆脱“由他人打分”的循环。老板、导师、同事、伴侣,甚至我们自己,都成了新的裁判。哪怕今天刚刚拿下一份亮眼的成绩,明天醒来,又得重新证明自己“配得上”。 话里的西西弗斯因触怒宙斯而被罚永远推石上山;也有人说,他因欺骗众神而获此苦役。无论哪种版本,结局都一样:石头永远到不了顶。我们也如此——自我价值仿佛总在下一次成功之后。

我很了不起”

们很容易骗自己:只要多完成几个项目、多把石头推上山几次,就能拍着胸口说“我很了不起”。这套口头禅听起来像是对西西弗斯命运的完美反击——“我做得多,我挣得多,我赢得多,我得到多,所以我了不起。”

可现实是,不少人照本宣科地演完这出戏,依旧心里空落。他们仍然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幸的是,无论多少成就都不能让我们更接近拥抱我们内在的善良。

条件的自爱

摆脱西西弗斯综合征,第一步是把“成就=价值”这条公式删掉。它意味着少把力气花在证明自己,多腾出空间去接纳本来的自己。自爱不只是心里一暖,更是落到实处的行动:我们并非某天突然“爱上”自己,而是日复一日用温柔的方式对待自己。以下几条,便是无条件的自爱可以有的样子。

其把谦逊当成高高在上的美德,不如把它看作一种“把自己迎回家”的姿态。它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练习:

然承认局限:既别假装无所不能,也别把短处无限放大。

信善意:人总会收到一些不求而来的善意与帮助,先学会接住。

激天赋:会什么、擅长什么,都不是凭空而来,值得说声谢谢。

尔做回愚人: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善意地自嘲一句,反而松快。

四点不是通关任务,而是终身学徒手册。先挑一条练,练熟了再换另一条,慢慢来。

我善待

持无条件自爱的第二步是承诺善待自己。我们可以通过打断对自己的贬低想法并以温和的精神满足我们的需求来做到这一点。

我宽恕

重新接通内在的善意,关键一步是肯不肯原谅自己。拦在路上的,往往有三道坎:

为骂自己越狠,进步越快;

  1. 把“受苦”当成赎罪券,好像痛够了就能洗白;
  2. 心里暗自认为:我理应比普通凡人更高明。
  3. 这三点看清,宽恕才能开始。

受可信任之人的爱

们从他人那里接受的爱不应该取代我们对自己的爱。它是为了增强我们给予自己的爱。

标不是试图爱上自己,而是用爱的方式对待自己。无条件的自爱不是要实现的东西。恩典意味着你不需要赚取用爱对待自己的权利,你值得拥有它。要走出成就框架需要练习。这意味着进入一个关系范式,在那里你见证自己加深与自己的关系。